行業發展痛點
(一) 經營成本持續攀升
當前,零售行業依然普遍面臨經營成本持續上升的客觀現狀。商務部針對重點流通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,67.1%的企業表示經營成本上升,人力成本、租金成本和融資成本高企是普遍反映強烈的問題。2018年,85 家滬深上市零售企業中有30家管理費用漲幅超過兩位數,其中海王生物、永輝超市、周大生漲幅高達76.9%、68.8%和66.5%。據機構監測,一線城市商鋪平均租金上漲幅度超過40%。
此外,轉型升級所需進行的硬件改造與技術應用帶來新的成本上升,一些零售企業基礎配套及商業設施老化陳舊,存在較高的改造成本和技術難度;客流采集、數據分析、營銷引流等前沿技術更迭快速,企業面臨創新研發和技術投入成本壓力的同時,還要承受技術迭代更新所帶來的風險。
(二) 發展布局亟待優化
受地理位置等原因影響,一些傳統商業實體位于老舊街區,或其本身即是歷史保護建筑,設施舊,體量大,無法進行大規模更新改造,部分建筑只能修舊如舊,使企業多種經營受限,獲客能力下降。老舊街區道路狹窄商鋪林立,交通擁擠行駛不暢,消費者進出不便。部分街區經現代化改造后別具一格,但無法與商業綜合體聯動進行有效的品牌及社會公益活動展示。
同時,停車難在近年來成為直接影響零售企業經濟效益的大難題,很多傳統商業實體由于歷史原因均無自有停車場,且周邊區域也無法提供26大規模停車區域,顧客停車難使零售企業流失大量客源。
(三) 創新基礎仍待夯實
百貨類商品經營中傳統的經銷代理模式仍然占有較大比例,中間環節過多導致終端渠道商品價格偏高,與電商平臺相比明顯不具價格優勢。
零售各業態對自營及其他創新融合項目的開發還處于早期階段,既需要主觀的努力嘗試,如資金投入、買手隊伍的培養、激勵與試錯機制的建立,也需要客觀環境的支持,如供應鏈的成熟、社會誠信機制的完善等,都需要較長時間實現。
“互聯網+”給零售帶來的優化與集成的同時,虛假廣告、虛假交易、虛假承諾等互聯網誠信問題備受社會關注,盡管社會探索并初步建立了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,但也存在著信用企業信用管理落后、第三方信用服務不規范等問題,仍需要各方積極推進和共同合作。
(四) 人才培養急需加強
由于行業性質、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等因素影響,零售行業無論是優秀管理人員、專業人才還是一線銷售人員、導購,既進不來也留不住。行業高質量發展,對人才專業化分工、專業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。
同時,大量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,從事物流、零售行業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少,人才極度稀缺。部分企業為降低用工成本、緩解招工困難,更多采用第三方補充形式招工,但穩定性很差。很多企業現有員工年齡結構偏大,對新經營理念接受反應慢,導致發展后勁不足。